/资讯中心/趋势研究/科技融合应用解决实体经济痛点

科技融合应用解决实体经济痛点

发布时间:2019-03-05 分类:趋势研究

进入2019年1月,我国新政连连出台。4日,央行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;9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再推出一批针对小微企业的普惠性减税措施,从“送福利”到“发红包”,加大力度助推实体经济引领中国经济稳开局。尽管国家层面多管齐下,但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“痛点”和“堵点”仍然存在,亟待各方合力,协调推进各项政策持续取得实效。

近两年,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、条件、要求均在不断变化,以中美贸易战为代表的国际关系事件使实体经济增长面临压力。为此,2018年国家曾通过四次降准支持实体经济,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、民营企业及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。数据显示,截至2018年12月底,银行业贷款同比增速12.6%,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5.6万亿元。

一方面是贷款增速和总额的数据统计激增,一方面却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上加难、贵上加贵的呼声。当前,各银行在执行落实国家金融扶持政策时,出于自身金融风险等因素考虑,仍然设置了较为严格的放贷门槛,导致缺少抵押物、经营风险较大的中小微企业不仅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,更难通过企业债券、股票等方式直接融资,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。

2017年被普遍认为是Fintech元年,金融行业将触手伸向新技术。进入2018年,在时代推动、国家鼓励、政策引导、社会需要的背景下,金融机构开始在谋求转型的过程中大范围发展金融科技业务,在完成了内部效率提升、与外部交互等步骤后,逐渐向自动化、智能化趋势发展。与此同时,蚂蚁金服、京东金融、腾讯金融等几大金融科技公司,都在进行利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有益探索。

中小微企业融资难,究其原因并不是银行不愿意给中小微企业贷款,而是银行没有获取中小微企业信用状况的有效手段,依靠传统手段根本无法评估其贷款风险。金融科技的发展,帮助金融机构从系统上“打通筋脉”,解决信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,并能够通过多样化的产品为中小微企业对症下药提供融资服务。

当前,人工智能虽然一片火热,但更多冷静声音显示,目前人工智能可做的事情还非常有限,还需要其他技术的加持。比如需要底层的大数据技术、中层的计算能力和上层的应用场景,人工智能在其中做叠加,才能发挥“神威”。只有大数据分析的底层搭建牢固,算法层、应用层才能发力。

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的融合提升已是未来几年的大趋势,但正如目前我国气象卫星增加了对天气情况科学研判的“智慧”含量一样,无论‘智能’路在何方,都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,落地应用才是关键。